Search

在 #迷誠品 開了一個久違的新專欄,第一篇談的是「記憶」,從今年以高齡 83 歲二奪影帝的 Ant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在 #迷誠品 開了一個久違的新專欄,第一篇談的是「記憶」,從今年以高齡 83 歲二奪影帝的 Anthony Hopkins《#父親》切入,這部電影本質並非驚悚片,卻在記憶的作祟下排山倒海捲入令人如坐針氈的漩渦。你的女兒不是你的女兒,你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,你的昨日不是你的昨日,你的人生也不再是你的人生,你正在與過去再熟悉不過的自己一片一片剝離。
⠀⠀⠀⠀⠀
探討阿茲海默症的電影《我想念我自己》清楚點明,阻止記憶流失,便是與過去的自己努力保持連結的過程,然《父親》卻道出更為殘酷的事實:那終將徒勞收場,一如畫面中緊守傲骨與尊嚴,時時惦記手錶,憤怒抗拒天光沒滅的落寞身影。
⠀⠀⠀⠀⠀
但又該如何透過言語形容世界無預警崩毀的無所適從、時間感知錯亂的內在恐懼?
⠀⠀⠀⠀⠀
同時這也是電影藝術的魔法,足以透過敘事剪接、美術設計、音效配樂、戲劇張力與演員詮釋,帶領觀眾親身經歷一趟虛實羅織且想像所無法觸及的記憶虛空,彼處有生老病死、創傷記憶、科幻寓言,並由人性以及情感深深牽動。藉由《父親》與《#記憶拼圖》、《#穆荷蘭大道》、《#王牌冤家》、《#銀翼殺手2049》四部延伸電影,我們來談談普利摩李維耗盡餘生悟出的真理 ——
⠀⠀⠀⠀⠀
「人的記憶很奇妙,但作為工具並不可靠。」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▍假使沒有記憶,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:
 https://pse.is/3jhyjg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Kristin| 東吳中文畢,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,著有《光影華爾滋》,喜愛透過觀影、閱讀探索人與人,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。 合作邀約| 寶旭姐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